close

   自從有了孩子後,從原本閱讀工作及心靈方面的書轉向了教養孩子,可能是初為人母吧!對於孩子的教養,一直是皮媽很大的一個課題,該怎樣做怎樣給才是最好?!
  我喜歡洪蘭的教育理念,也喜歡蔡穎卿對孩子的心,可能皮媽一直希望孩子快樂的長大,不希望被比較的心,所以當看到聽到這二位對孩子的教養觀念後,就深深的愛上,並不時的檢討自己、提醒自己。
  這次出差我帶了二本書,一本是李翊菱教授著的「做到的爸媽請舉手」、蔡穎卿著的「小廚師」,趁著在大陸獨處、等飛機時,努力的啃著。
  我先看了做到的爸媽請舉手,書皮封面斗大的標題「晚上八點鐘,你和孩子在做什麼?」,有沒有震了一下,嗯!八點鐘我在看電視,孩子在上網?自己玩?李教授指出現在的父母常沈迷韓劇、日劇,以為孩子在身邊就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,她說:「所謂的親子陪伴,應是隨時關照孩子內心的需求」她說有一位名廣播節目主持人說得好:「觀察一個人的生命層次,就看晚上八點,他在忙什麼。」父母常在孩子大後抱怨「孩子難教、我說的話孩子都不聽…」其實是做父母的,在他們還小時,率先示範了不跟孩子說話的樣子,生活裡可以與孩子對談的話題很多,但不一定要扯上電視,有質感的親子互動,應該是利用輕鬆的時間,陪他們天馬行空地胡言亂語,生活創意,就是從這裡開始培養。
  裡面還有提到許許多多如教養孩子體驗美感生活,不一定要出遠門,在家就可以品味,例如泡一壺茶,全家人坐在一起品茗、聊天,這是再好也不過的美感休閒活動。另外要懂得欣賞孩子的生命風景,考試並非人生的全部,考得好未必長大後的成就一樣好,除了考試外,生活還有許多需要學習與體驗的,孩子的成績、體面,不外乎是父母的虛榮心吧了!
 李教授對父母提出了十二大提醒:
一、請別把「剩下的」時間分給孩子,請「專心」傾聽孩子的需要、陪伴孩子。
二、請別把「做功課」視為放學後的第一個要務,孩子需要撒嬌、親近與擁抱。
三、請多以肢體語言溝通,少用行動電話。
四、請鼓勵孩子學習一項能熱情投入的才藝,如音樂、舞蹈、繪畫、攝影…等。
五、請多利用客廳的大桌子,除了共餐,更是培養親子閱讀、談心的好場所。
六、請及早培養孩子「接受生命挑戰」的能力,不要害怕他們吃苦。
七、請多與孩子說故事,趁他們還沒長大,一起探討這世界。
八、請常擁抱孩子,並對孩子說甜言蜜語。
九、請用「演故事」方式陪伴孩子閱讀,尤其是十二歲前。
十、請讓孩子參與家事並讚美,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的性格。
十一、請支持孩子交朋友、參加社團,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。
十二、請與孩子一起製作屬於你們的歡樂時光的「家庭相本故事」。
  這是一本好書,值得做父母的朋友,好好檢討一番,並時時警剔自己,自己現在的行為對嗎?!
另一本「小廚師」過二天再補上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ctovia03 的頭像
    octovia03

    皮寶的家

    octovia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